PVC是一种通用高分子材料,分子间含有极性的C-Cl化学键,分子间作用力较大,导致PVC材料的刚性强,但是冲击韧性较差,表现为容易发生脆性断裂。因此,生产加工PVC产品需要添加PVC增韧剂。
硬质PVC材料最常用的增韧剂是CPE135A,其它的PVC增韧剂包括粉末丁晴橡胶,MBS,抗冲型ACR,ABS高胶粉等。
什么是CPE135A?
CPE是氯化聚乙烯的英文首字母的缩写,即Chlorinated Polyethylene,其中第一位数字为“1”或“2”,表示残余结晶度大小,“1”代表残余结晶度范围为0-10%,“2”代表残余结晶度值大于10%。第二及第三两位数字连同在一起表示CPE中氯含量,如35表示CPE中的Cl含量为35%
注:CPE中Cl含量过高过低均对PVC增韧有影响,通常CPE中氯含量在35左右时增韧效果最优。“A”代表原料HDPE的分子量大小,“A”表示选用的HDPE分子量最大,“B”次之,“C”对应的HDPE分子量最小。
PVC增韧剂CPE,ACR在应用上有何不同?
CPE的熔融热及氯含量影响其玻璃化转变温度,一般认为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低的弹性体增韧PVC时对其耐低温性提高越好。通常情况下CPE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-20℃~-30℃,而抗冲性ACR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达到-45℃以下,所以对PVC制品的低温性能更优异。
因CPE和抗冲型ACR均不含有容易老化的双键基团,所以可用于户外制品,并且由于CPE的价格更为低廉,所以我国硬质PVC型材消耗的PVC增韧剂90%以上为CPE。
免责声明: 本站资料及图片来源互联网文章,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。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与本站立场无关,如用户分享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告知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